党史学习教育:学党史,抓安全,促健康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健康中国2030”》研学活动顺利进行
2021年4月30日下午,卫生管理学系教工党支部、预防医学教工党支部、华南师范大学大湾区跨境治理研学创新党支部联合举办了主题为《学党史,抓安全,促健康——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健康中国2030”》的安全教育研学活动。本次党史学习教育以“守正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跨校公共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论文工作坊”为载体,采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的方式进行,线下会场在学院侧三楼会议室进行。
学院党委范瑞泉书记对本次会议的选题和形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强调,生物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事关人民健康、社会安定和国家利益,对生物安全法进行专题学习对进一步提高国家总体安全观的理解有重要意义;同时,党支部将党史学习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不仅仅有利于提升党员的政治修养,还加深党员之间的业务学习与交流,是党建与业务相结合的典型做法,非常值得推广。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张诗军教授作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大健康发展理念与中医养生》的主题讲座。张教授首先讲授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医药发展历史。红军时期,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井冈山、延安、陕甘宁等多地广泛利用中医药,充分发挥其医疗救护、控制传染病等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强调要发挥中医力量,并提出相关措施。随着党和国家的发展,中医药作为一项关切民生的事业被逐渐关注并加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陆续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2016—203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法规。全国中医药大会的举办使中医药事业迎来新高峰。本次疫情中,中医药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得到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的肯定。随后,张教授结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从中医学角度出发,列举多项与健康有关的因素,如环境、四时、饮食等等,并逐一为大家介绍每种因素如何影响健康。最后,张教授建议大家将中医和自然疗法相结合,制定个性化的养护方案,发挥养生智慧,形成养生文化。

接着,由卫生管理学系党员胡汝为副教授作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与生物安全法》的主题讲座,她从理论出发,讲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形成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前提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安全理论,坚持人民立场和群众路线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原理,也是党史在当代续写的重要篇章。随后,胡汝为副教授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历史阶段进行详细讲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家安全观先后经历了传统国家安全观(改革开放前)、转型国家安全观(改革开放后至十八大)、总体国家安全观(十八大之后)三个不同阶段。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就生物安全作出顶层设计,生物安全立法是通过法律形式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生物安全法》从法律层面筑牢了国家生物安全防线,进一步构建了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为维护我国生物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为促进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研学过程中,各位党员对主题讲座的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谈了学习的心得体会:
韦艳宏教授:本次会议将不同学科与党建活动结合起来,效果良好,可视为范本;张教授分享的在党领导下的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内容,给之后支部的党建活动巨大启发,而且胡副教授分享的生物安全法也非常及时,并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长期延续。
王琼副教授:从个人层面来讲,听了两位教授的分享收获颇丰,张教授“纲要”与中医相结合的分享,为之后的授课提供了新的思路;从支部工作活动层面,此次会议将不同的科研业务与党建工作相结合,为丰富支部活动提供了新方法新形式,为构建互助型和学习型支部提出新方向。
颜海娜教授:张教授分享的科学养生、顺应自然规律养成健康生活习惯,让我们受益良多。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家安全观和生物安全,胡副教授从立法角度分享的内容也让我们收获颇丰,相关法律初步建立后如何落实值得深思。
阮思余副教授:首先是针对胡副教授分享的国家安全与生物安全,提出从更广阔角度去介绍国家安全的想法;其次,技术、科技的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的挑战,如何规范技术值得考虑。最后,希望之后多举办类似活动,分享更多关于其他安全相关的内容。
据悉,“守正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跨校公共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论文工作坊是从2021年3月21日开始举办,每周五在中山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两地两校线上线下同步召开,至今已举办四期,本次会议为第五期。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广东省卫健委、广州市人大等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和服务部门的志同道合者共同参与,以凝聚“健康为公、融学创联、科管立制、法达治平”的品牌价值,实现打造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和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二级学科在公共卫生政策领域的科学问题挖掘提炼、资源共享和前沿课题分享平台的目标。
撰稿:吴兢兰,周文静
配图:吴婷婷
初审:胡汝为
复核:王燕芳
审核发布:范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