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 | “优秀班主任”黄奕祥教授:用心播种,以爱浇灌,与学生共同感悟成长
黄奕祥老师,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学系教授。医学学士和硕士、管理学博士。广东省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致力于卫生管理与政策体系研究,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和各级各类课题30多项,研究成果《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与发展趋势研究》《中国城市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卫生服务体系》分别获第七届(2017年)和第九届(2019年)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提名奖”。2017年指导学生团队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广东省“特等奖”和国家“一等奖”,其本人获“优秀指导老师”。2017年10月起担任预防医学2015级本科3班班主任,2021年被评为“中山大学优秀班主任”。

一、寓教于乐,坚守信念
黄奕祥老师在学生身上倾注了很多时间和心思,他自己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当老师就是他的职业梦想”。黄老师告诉我们,他的个人成长中对他帮助最大的就是老师,所以他一直以来都力求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寓教于乐,坚守信念”这是黄老师微信的个性签名,在他看来,当老师更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他希望在大学这个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最为关键的阶段,给予学生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一次筹划很久的主题班会、一次激烈深入的小组讨论会,同学们哪怕只有一点点收获或改变”都会使黄老师欣慰至极。
担任班主任期间,黄奕祥老师的管理理念是让学生懂得现在或今后怎样努力成长为“T”型人才,“T”中这一竖是指扎实的专业知识,这一横的两边分别领导力和学习能力,领导力包括沟通技巧和协调管理能力等,学习能力则指有意识和持续性拓宽国际视野,累积各种知识和技能。黄老师认为公共卫生工作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健康理念的“营销”,公卫人的最核心工作是维护和增进人群健康,故必须科学有效传播健康理念,让受众采取健康的行为,进而促进公众健康改善。因此,他建议公卫学生思考问题时既要有广度还得有深度和高度,努力成为兼备知识、视野、领导力和家国情怀的人才。
作为班主任,黄老师的一个重点工作是努力增强班级凝聚力,他深知让一个班的每位同学都优秀固然重要,但要从优秀班集体迈向卓越,唯有团结互助、提升格局才能实现。因此,他特别鼓励并积极带领班级参与各种团体比赛、给学生开主题班会和分享会等,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与生为友,用爱相伴
黄奕祥老师与学生的相处就像朋友,真诚、平等,默默相伴。黄老师认为,怀揣爱心和真诚沟通是拉近与学生距离的最好方式。他主动向学生敞开心扉,跟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用真心真情跟他们交流。作为班主任,黄老师与班里每一位学生都进行过一对一的交流,至今保留着专属于3班回忆的谈话记录本和学生给他写的每一封信。学生们已把黄老师当成了可以倾诉和畅所欲言的朋友,班里每位学生交谈中欢笑、泪水也毫不掩饰。有时候学生深夜看见黄老师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发信息问能否到办公室坐会儿,虽然很晚了,黄老师也都毫不犹豫答应。有同学回忆,一次竟和黄老师聊到凌晨两点,心中很多疑惑得到了解决。
在学生眼里,黄老师就像自己的亲人和长辈,因为老师时刻关心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陪伴学生过中秋节等团圆的节日,和学生一起出游、聚餐。访谈中我们发现黄老师居然熟记着班里27名同学的升学、工作情况。他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还像家长一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人生不能规划,但不能没有规划”,在这场人生的旅途中,黄奕祥老师默默提一盏明灯,照亮学生的前行之路。


三、播种未来,共同成长
在黄奕祥老师看来,担任班主任所能及和应该做的就是播种一种人生态度。在课堂外为学生播种感恩、享受生活、勇敢放飞梦想的人生态度,是黄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也是一名教师的工作态度和人生哲学。他说担任班主任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他在对当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为有着更全面了解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友谊和爱,来自学生的一句真诚问候,一条温馨的祝福短信,一段发自内心的日常倾诉,都让他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无比幸福,坚定了他为师之信念和为学之大道。

“一生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底线是绝不能做对社会有害的人”,谈及对学生的期待时,黄奕祥老师深情地说,目前我们正迈在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道上,希望自己的学生们能给他人、社会反馈更多的爱,尽自己所能为社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些实事,成为一个具备“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
撰稿、配图:黄榕珠、李伟彬、阎妍、钟海丽
初审:谢金华
复核:王燕芳
审核发布:范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