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培养开创未来的公卫人才

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启动仪式暨师生见面交流会顺利举行

发布人:范赵钰

  2021年12月26日上午10时,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启动仪式暨师生见面交流会在北校园新教楼301课室举行。学院院长夏敏教授,党委范瑞泉书记、王燕芳副书记,副院长王庆教授,院长助理邓棋霏副教授,学院党委委员黄奕祥教授、陈雯副教授,以及本科生全程导师代表、本科生代表等150余人出席仪式,。启动仪式全程由学院团委书记谢金华老师主持。
 

谢金华老师主持启动仪式


  仪式伊始,学院院长夏敏教授致开幕词。他首先充分肯定了学院开展“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我院从2003年开始开展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活动,是国内率先开始试点的一批,拥有深厚的工作基础。今年学院结合新时代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全程导师制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优化,实现大二以上学生和全体专任教师双百分百全覆盖参与全程导师制,致力于进一步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助力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他强调,为每一位大二以上的本科生配备一名专任教师为本科生导师,对学生本科阶段进行全程个性化指导的“全程导师制”是学院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基本任务的有力载体。全体导师们要注重对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全面培养,因材施教,要“以本为本”,做好本科生的引路人,让学生尽早接触科研,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增强使命感,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
 

学院院长夏敏教授致辞


  随后,优秀导师代表黄奕祥教授分享了他历年参与全程导师制培养的经验和感悟。他指出“全程导师制”是我院贯彻本科生“三基三严三早”的培养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 “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培养目标的重点工程。他提出,公共卫生学院的学生除了应满足德才兼备的基本要求外,还要注重公共卫生领导力的培养,要做到“风雨兼程,内外兼修”,一方面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勤奋刻苦;另一方面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期望同学们一要顶天立地,从小事和基础做起,立足当下,怀揣梦想;二要主动积极与老师沟通,汲取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黄奕祥教授分享全程导师制培养体会


  接着,导师代表陈雯副教授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体会。她认为积极参与“全程导师制”是不断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积极落实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她指出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理想信念;授业不仅仅是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运用能力;解惑不仅仅解决学业之惑,还应解决对专业的困惑和人生发展的困惑。“全程导师制”提供了一个师生交流的平台,使教师能够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格,让老师发挥好引路人的角色。她希望同学们,一要主动联系老师,积极主动参与;二要不断尝试,既要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也要知道自己不适合什么,才能扬长避短,走好人生之路。
 


  之后学生代表2019级本科生杨琳同学发言。她分享了自己对“全程导师制”观念转变和认识加深的过程,指出,本次全程导师制经学院优化升级后,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她代表全体学生承诺在参与全程导师制培养过程中将做到以下三点:一要珍惜机会,把握机遇;二要树立目标,有的放矢;三要坚持不懈,砥砺奋进。
 

学生代表杨琳同学发言


  学院党委范瑞泉书记为本次启动仪式做了总结,他对导师们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提高认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思想;二是要有敬畏之心,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要用心用情地培养学生;三是要熟练掌握新时期学生培养和管理的新方法,在学生培养和管理方法上“转段升级换打法”;对参与“全程导师制”的学生也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有做大事的心气,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二是要学会主动沟通,做好与导师、与同学的交流;三是要珍惜机会,用心学习,懂的感恩,感党恩、感师恩。
 

学院党委范瑞泉书记总结讲话


  启动仪式结束后,导师及同学们以导师组为单位进行面对面交流。师生见面交流会以及自由讨论问答环节进一步拉近师生间距离,增进了师生情谊,导师们积极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同学们认真聆听教诲。本次活动促进了师生交流,提高了本科生对预防医学专业的认识,有利于促进本科生更早进行学业规划,为全面深入推进“全程导师制”培养拉开帷幕,相信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培养一定能取得丰硕的成果,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开创未来的公卫人才。
 

 



撰稿:包泽锋
初审:谢金华
审核:王燕芳
审定发布:范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