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 夫妻同行、两代传承——始终冲在抗疫第一线的校友家庭
校友简介
黄智聪和钟曼华,2005级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2010年毕业后一直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黄智聪现任佛山市禅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支部副书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表现突出,曾荣获“佛山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钟曼华现任佛山市南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一党支部书记、办公室主任,曾荣获“南海区卫健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钟曼华、黄智聪家庭荣获2022年佛山市“最美家庭”称号。

钟诚(钟曼华的父亲),传染病控制主任医师,1978级中山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1983年毕业后进入南海县卫生防疫站工作,曾任南海市防疫站副站长、佛山市南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南海血站站长。曾获“广东省计划免疫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先进个人”、广东省“抗击非典二等功”等荣誉称号。

校友风采
“广州发来通报信息,两管五混一核酸检测可疑阳性,其中有三人涉及南海区。大家先放下手中事,即刻分组启动紧急流调和现场处置。”4月17日下午4时左右,接到广州发来紧急信息,南海区疾控中心现场流调组4组队长钟曼华立刻有条不紊地安排工作。
这是钟曼华到南海区流调指挥中心集中办公的第12天,而她的丈夫黄智聪则有半个月在禅城区流调指挥中心集中办公没回过家了。夫妻俩各守一座城,半月未曾见面。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有这样一群人,平时默默无闻鲜有人关注,2022年新冠疫情又出现,他们义无反顾选择了“逆行”。在佛山疾控系统,钟曼华、黄智聪这对85后夫妻档,用行动凝聚起共同抗疫的“最美家庭”力量,诠释着“执子之手,‘疫’路同行”!

/ 各守一城 半月未见 /
“像这样的紧急任务,近段时间每天都有。我们疾控中心几乎全员出动,24小时连轴转已是常态。”钟曼华略显疲惫地说,鉴于当前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为方便统一协调指挥和快速反应,流调队集中办公,吃住在一起,一有紧急任务随时出动进行应急处置。
2022年4月,新冠疫情卷土重来,这一次钟曼华不仅兼顾疫情的后勤保障工作还被委以四个现场流调组之一的队长,带领20人的团队进行新冠病例和疑似病例“一案到底”的流调任务。
作为流行病学调查队伍的中坚力量,钟曼华每天的工作就是对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采样等,追溯病源、寻查密切接触者线索和范围,争分夺秒与病毒抢时间,有效防止疫情扩大。

“我们流调组20名队员,年纪最大的大姐已经50岁了,最小的队员是95后,他们都10多天没回过家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最早冲在疫情防控最前线的肯定是疾控人。”钟曼华说,大家都不容易,放下家庭、放下孩子,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因为大家都明白“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意味着责任和奉献。身为一名疾控战士,只有保护好大家,才能真正保护好自己的小家。”
谈起同为疾控战士的丈夫黄智聪,钟曼华眼睛红红地说:“他比我更忙更辛苦,我都快半个月没见他了,偶然抽空发一下信息,相互鼓励一下。”
黄智聪是佛山市禅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总支副书记,也是单位里公认的“拼命三郎”。疫情发生后,他总是24小时待命,冲在第一线,一接到可疑线索,无论多晚,他都会迅速对接开展排查;当发现核酸检测阳性人员时,他总是带领队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七百多天如一日,哪里有疫情,哪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哪里最危险,哪里就会有他义无反顾的逆行。2020年,黄智聪荣获“佛山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2022年3月24日外出完成任务才回佛山,隔离解除后,4月6日又搬到了禅城区流调指挥中心集中办公。相对于妻子钟曼华,他回家的时间更少。“能不能战胜疫情,守住我们的城市,疾控部门流调工作最为关键,我必须带头冲锋。”黄智聪说。

/ 执子之手 “疫”路同行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黄智聪和妻子钟曼华,与众多同事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线,每日所思所想的就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丝毫顾不上个人的安危。
钟曼华说,她和丈夫是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系的同学。毕业后,大部分同学选择做公务员,而他们则投身到了与大学专业联系最紧密的工作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在求学路上,他们相识、相知、相恋;在事业路上,他们相互鼓励、共同成长。而如今,在疫情蔓延的危急时刻,他们携手并肩,为爱逆行,用使命职责和坚定信念来诠释党员冲锋在前的使命担当,直面病毒,为群众扛起希望。
也许,这对85后夫妻,曾想过做志同道合的疾控卫士,却没想到会是“执子之手,‘疫’路同行。”
自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钟曼华作为南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一党支部书记、办公室主任,毅然承担起应急后勤保障组组长的工作,成立了以党员为核心的应急后勤保障组,全力做好南海区疾控中心人员协调调度,物资、耗材和试剂的采购以及车辆消毒等后勤保障工作。当时,专职司机休假返乡,她就当起了司机和搬运工,抢购消毒药物和防护用品;单位厨工放假了、餐饮店休息了,她就当起了厨娘,为大家煮早餐;清洁工放假了,她就带领组员主动承担起办公楼清洁消毒工作;业务科室电话铺天盖地而来,后勤保障组则主动承担起热线电话的24小时值班工作。那段时间,钟曼华每天都是工作十几个小时,很难睡上一个囫囵觉。但无论何时,她的手机总是保持畅通,第一时间做好联络和后勤服务,让“抗疫勇士”安心、放心地勇往直前。
这次新冠疫情卷土重来,钟曼华不仅兼顾疫情的后勤保障工作,还要担任现场流调组之一的队长,任务和压力更大了。他们夫妻俩总是早出晚归、各自奋战,经常要工作到半夜两三点,有时甚至通宵,两人不仅没有时间见面,甚至连通电话的时间都很少,只能经常通过微信留言“注意安全”“注意休息”,相互鼓励,对他们来说并肩作战是对彼此最好的支持。


“非常感谢我们两人的父母,每次需要应急出发时,父母总是对我们说,你们放心去工作吧,孩子交给我们,记得注意安全。”在疫情面前,家庭、孩子不可避免地放在了身后,身为两个年幼孩子的父母,黄智聪和钟曼华有些愧疚。
钟曼华的父亲钟诚,作为疾控工作的老前辈,同样是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优秀校友,曾经参与过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获得广东省“抗击非典二等功”等荣誉称号。钟诚校友现已退休,他在微信中为女儿钟曼华加油鼓劲:“我们负责带好小孩、站好锅台、做好后勤,解决后顾之忧,你们放心去冲锋陷阵,战无不胜。”父亲给予女儿的既是勉励,更是“以人民健康为己任”的精神传承。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中,带着父辈的勉励,黄智聪、钟曼华夫妻冲锋陷阵,这只是千千万万个疾控人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他们用行动擦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最鲜亮的底色,用生命践行使命,用大爱护佑生命,为人民健康筑起安全屏障。
转载来源:中山大学校友会
初审:周天蓉
审核:王燕芳
审定发布:范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