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与业务融合 | 医学统计学系专任教师党支部联合学生支部举行抗疫主题党课及抗疫志愿者经验分享
自今年3月广州疫情以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先后派出六批累计150余位抗疫志愿者支援广州各区应急流调中心,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保障。为了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及时总结此次抗疫志愿服务经验,激励引导党员同志拼搏进取、岗位建功,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学系专任教师党支部联合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生第三、第四党支部、广东省卫生统计学会临时党支部以及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事务中心第一党支部于2022年5月21日上午11:00共同开展了“抗击疫情,责任担当”的主题党日活动。各党支部共计10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党日活动。活动由医学统计学系专任教师党支部书记顾菁同志主持。

首先,来自医学统计学系专任教师党支部的张王剑同志围绕疫情防控主题,分别以从严从紧、精准防控、统筹兼顾、共克时艰四个方面讲授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题党课。张王剑同志回顾了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形势和特点,以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抗击新冠疫情所取得的佳绩。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变的是不同阶段的具体防控策略,不变的是贯穿其中的鲜明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仅是贯穿我国抗疫斗争的理念,更是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随即,全体与会人员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在学习结束后,五位研究生代表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向大家分享了抗击疫情的志愿服务工作的体会。普利明同学介绍了公共卫生学院六支抗疫志愿服务队的基本情况,公卫学子在知悉组建驰援广州抗疫志愿服务队后纷纷请缨出战,展现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勇担重任,在疫情防控的大舞台上施展才干,实现梦想。陈鸣禹同学介绍了他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先后参与三次抗疫志愿服务,从摸着石头过河、趋于成熟、科学高效的转变,同时,他也分享了学生志愿者与卫生系统“疫”路同行,互助共赢的思考。曾静同学就支援广州“0408”疫情的工作经历,从流行病学调查、疫情专项数据库搭建的角度进行了经验分享,并围绕在庞大数据量之下,如何实现数据排查及共享,减少重复工作进行了探讨。周芬芬同学用看图说话的方式,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我院从抗疫动员到完美收官的全部过程,强调抗击疫情不是一个人的奋斗,而是一代青年人的选择。张楠祥同学则介绍了在疫情阻击战中如何学以致用,倾其所学,尽其本能,将公卫人掌握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提出当代青年应当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去,用实际行动践行新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在同学们分享抗疫经验后,杜志成同志介绍了《抗疫志愿服务队技术指南》的编写情况。该指南是我院抗疫志愿队员在杜志成老师的指导下,从此次抗疫工作中总结提炼而成,该书稿编写目的是为了培养一批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青年抗疫志愿者后备队,为流调工作提供技术指引。杜志成同志分别从流行病学概述、抗疫志愿服务队的核心素质、抗疫支援服务队的工作职责、抗疫支援服务队的工作分工与流程、实用工具技巧等5个部分介绍了全书框架。《抗疫志愿服务队技术指南》的编写,充分体现了我院学子学习能力强、富有创造力、专业水平高的特点,更体现了我院高站位、高要求、高标准的人才培养定位。

之后,广东省卫生统计学会代表王建华同志就学会如何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彰显责任担当同党建发展有机结合的思考进行讲话,表示学会将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与高校、卫生部门等机构密切合作,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不断促进我省卫生统计事业发展;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事务中心党员代表马晴同志就中心党支部与其他党支部联合开展活动,携手共同推进党建与业务相融合做了发言,她表示作为卫生健康系统的一员,同样身为青年党员,积极参与到抗疫工作是当代青年应当履行的使命担当。

最后,顾菁同志对本次交流会进行总结。顾菁同志提出,本次交流会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紧密围绕抗击疫情的主题,将高校师生、社团组织、卫生部门团结在一起,践行了以党建为引领,促进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实践应用等业务发展。疫情当前,各支部党员师生挺身而出,在人民需要的地方处处彰显作为党员的使命担当,充分发挥了师生党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更要团结带领公卫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健康保障。


撰稿:席俊彦、潘登
配图:朱淑明
初审:顾菁
审核:王燕芳
审核发布:范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