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必先行,动有成效
——公共卫生学院开展劳动教育系列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公共卫生学院积极组织特色活动,深入开展劳动教育,构建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
5月25日下午,21级本科生劳动教育理论课在南校区第一教学楼1308顺利举行。本次理论课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燕芳副教授主讲,130名本科生参加,另邀请优秀学长学姐分享宿舍文化建设和大学学习经验。
“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王燕芳副书记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事例阐释劳动教育的意义。此外还结合同学们的学业生涯和校园生活,为同学们具体解读了公共卫生学院开展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实施路径。
日常做好宿舍卫生、开展宿舍文明建设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课堂还邀请了17级本科生黄俊捷、周沛恩以及19级本科生吴蔚分享校级文明宿舍的建设经验,例如制定宿舍文明公约、宿舍卫生管理、营造宿舍学习氛围、传授宿舍交往的“雷区”与技巧等等。

二、宿舍文化建设
4月2日中午,我院组织线上召开宿舍文化建设暨疫情防控专题培训,全体宿舍长参加,培训会由学院团委书记谢金华老师主持和主讲,学院党委王燕芳副书记出席会议,会议主要集中学习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宿舍文化建设、文明宿舍建设要点、获评文明宿舍学生代表分享建设经验、宿舍生活纪律、晚点名、疫情防控等内容。


三、宿舍卫生检查整治
为了营造清洁有序的宿舍环境,培养学生日常生活劳动习惯,公共卫生学院组织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和文明宿舍评选。4月2日,学院党委书记范瑞泉、副书记王燕芳、学院副院长董光辉教授带领各位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对全院学生宿舍进行了全面检查。各位领导老师对检查中发现的卫生、消防、用电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学生们提出的困难进行了具体指导和处理,并提醒学生们做好宿舍的日常清洁、通风。

四、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教育
欲迎炎夏清凉送,暖意丝丝沁人心。清明时节雨纷纷,然而学生宿舍的风扇已经积尘许久,危害呼吸道的健康。因此,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于2022年4月3日至4日举办了“送清凉”年度活动,支部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踊跃参与,志愿者人数达66人,服务学生宿舍达37间。
本次活动在北校园进行。活动前,志愿者们事先学习如何拆卸、清洗、安装风扇外壳。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2或3人一组,提前联络宿舍长,到达学生宿舍后,先确保风扇已经断电,随后一人爬上梯子拆卸、安装风扇外壳,另一人扶住梯子、清洗风扇外壳,保护同伴的安全。在科学合理的分工和安全有效的行动下,志愿者们高效地完成了风扇的清洗任务。本次“送清凉”活动旨在营造清洁健康的宿舍环境,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为同学们带去了夏日的第一抹清凉、第一声问候。

五、健康卫士在行动——开展生产劳动教育
(一)第三届健康科普大赛
为引导学生培养专业兴趣,提升健康科普的基本技能,并向大众普及营养常识,中山大学守卫健康协会联合学院团委学生会于4月30日-5月22日举办了第三届营养周健康科普大赛。在我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及团学研和社团同学们的积极宣传下,全院学生踊跃参赛,提交了17份优秀参赛作品。
17支参赛队伍围绕生活中常见的慢性疾病预防和不良习惯等做了科普宣传,主题包括青少年肥胖慢性病的干预、高糖饮食的危害与控糖建议、新冠肺炎与疫苗科普等。本次健康科普大赛响应党中央“健康中国2030”号召,引导学生发扬学科优势,普及健康生活理念,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二)“烹然心动”烹饪大赛
5月21日,由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生会生活部举办的“烹然心动,不负食光”烹饪大赛在南校园松涛园成功举行。共有10个队伍28名选手参加比赛。公共卫生学院朱艳娜副教授、柳雁副教授、两名营养系研究生和现场获得试吃名额的观众一同担任此次大赛的评委。
比赛分为团队烹饪和展示两个环节,要求每个团队在90分钟内做出两道菜肴,成品包括蒜蓉粉丝蒸虾、口水鸡、菠萝咕噜肉等。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既增强了同学们对营养搭配知识的了解,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给同学们提供了锻炼并展示自己的舞台,受到参赛选手以及观众的一致好评。


六、驱蚊包DIY活动——开展服务性劳动教育
炎炎夏日里,蚊虫带来的不仅是噪音和瘙痒,还有一系列蚊媒病。为了营造健康卫生的校园环境,加强志愿文化建设,公共卫生学院于5月26日、5月31日开展驱蚊除蚊公益劳动,组织学生运用专业技能缝制驱蚊香包,在南校园21级本科生、北校园20级本科生全体同学参与。

活动过程中,学生们认真观看缝制教程,并由志愿者现场协助,顺利完成了缝制任务,成品美观,效果显著。学生们在本次志愿服务中动手实践、融入生活、创造美好,培养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撰稿:罗正
初审:谢金华
审核:王燕芳
审定发布:范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