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课程虚拟教研室第二次教研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为推动虚拟教研室建设,促进教学资源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并探索新的教研形态,“医学统计学课程虚拟教研室”于2022年6月30日举行了第二次教研工作交流会,会议主要内容为虚拟教研室工作方案讨论、负责人说课示范以及医学统计学教学分享。10所参与虚拟教研室建设高校的牵头人、骨干教师以及教学秘书50余人参加了线上会议。本次会议由虚拟教研室骨干教师,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教研室郝春副教授主持。

会议首先由中山大学顾菁教授介绍虚拟教研室近期的工作计划。顾菁教授先简要介绍了“医学统计学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背景、建设基础和建设目标,然后从基本内容、教学活动、准备工作、时间安排等方面阐述了2022年秋季学期计划以《卫生统计学》课程为基础,所开展的虚拟教研室集体教研活动。通过实践,来探索虚拟教研室工作的新理念、新形态,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效果。

随后,虚拟教研室负责人郝元涛教授进行了说课的示范。他以《卫生统计学》课程的第一次课:“绪论和定量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为案例,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标和重点、课程思政、时间安排、参考资料、课后作业、拓展与延伸、教学反思和建议共十个方面给大家呈现了一次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形象生动,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说课。

在教学分享环节,南京医科大学赵杨教授以“《教学创新大赛》经验与教训”为题分享了他参加江苏省教育创新大赛的经验:注重每年参赛的主题并对整个比赛通盘考虑,提前准备;结合主题深入理解创新的内涵,深入思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重视课堂实录的PPT配色;利用网上的资源并充分学习等等。

中山大学陈雯教授基于编写《卫生统计学》课程思政案例教材的经验,围绕如何在卫生统计学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进行了分享。陈雯教授首先介绍了课程思政的背景,接着提出卫生统计学的课程思政应以“案例教学为抓手”,将课程思政的元素融入到教学案例中。课程思政的核心是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的集体智慧,以编写和出版《卫生统计学》课程思政案例为契机,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

接着,各参与高校成员围绕虚拟教研室的工作方案如集体备课、说课、名师讲堂、教学观摩和教学比赛等内容,以及基于虚拟教研室平台希望开展的专题教研活动如课程思政、虚拟仿真、教学比赛经验分享、教研项目申报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各参与高校表示将全力投入,努力推进医学统计学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建设。
最后,郝元涛教授总结发言:作为高校的教师,教书育人是最本质的工作,希望通过虚拟教研室平台,汇聚更多志同道合的老师一起沟通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撰稿:曾芳芳
配图:朱淑明
初审:王庆、顾菁、陈雯(医学统计学系)
审核:王燕芳
审核发布:范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