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公卫 | 高温天气来袭,公众如何防护?
高温天气来袭,公众如何防护?
作者: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王琼副教授课题组

今年入夏以来,北半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接受高温炙烤,多地出现“热射病”病例,以及因此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的情况[1]。

8月1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江浙沪等部分地区温度超42℃。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我国今年的高温天气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强,我们正在经历近60年来最热的夏天[2]。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今年的“最热夏天”,在未来很有可能是“常规操作”。那么,高温天气会对大众会产生怎样的健康危害?我们该如何防护呢?
高温天气对大众会产生怎样的健康危害?
高温天气对人们最直接的健康危害就是中暑,尤其在户外工作者群体中更常见。

此外, 儿童、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慢性肾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群体是高温天气的敏感人群,更容易受到高温的健康危害,也更需要注意防暑[3-4]。

我们该如何防护呢?[5-10]
关注天气预报
√ 接收到高温预警信号要提前采取对应的防范措施。
保持清爽,合理使用空调
√ 高温期间尽量待在有空调的室内或有冷气开放的公共场所,室内空调合适温度为26~28℃。
√ 公共场所温度过低时,适当增加衣物。
√ 进入空调房前,将身上的汗擦干。
√ 早、晚天气转凉时打开门窗通风,降低室内温度。
√ 保证睡眠时间充足,可适当地增加午休时间。
× 空调和电扇不要长时间地对着身体吹。

养成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
√ 清淡饮食,少量多次地喝水。
× 避免高脂、高糖的食物。
× 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酒精和大量糖分的饮料(这些饮料会引起身体失去更多体液进而导致脱水)。
× 避免饮用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提前策划出行时段并做好准备工作
√ 需要外出时,涂上防晒霜、戴太阳镜、使用遮阳帽和遮阳伞阻挡紫外线的照射、带上充足的水、携带防暑降温药品等。
√ 选择易排汗、宽松、透气、浅色的衣服。
× 尽量避免或减少在烈日(10-16时)下外出活动。
× 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注意到阴凉处休息。

学会识别和处理中暑
√ 出现先兆中暑症状时(恶心、头晕、头痛等)要及时脱离高温环境,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
√ 出现重症中暑症状时(神志不清、晕厥、昏迷等)转至阴凉处,凉湿毛巾擦拭身体降温,病情严重时,及时就医/送医。
× 重症中暑病人发生抽搐时,不要在病人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喂水),若病人呕吐,要翻转病人身体,保持侧躺,确保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

作者简介

麦麦提敏江·吾拉音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专业: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王琼 副教授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气候变化的健康效应评价与风险管理
个人网站:https://sph.sysu.edu.cn/teacher/414
参考文献:
[1] 警惕热射病!多人确诊,已有致死病例
[2]确认了!当前高温事件达我国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强!
[3]心内门诊增加!急诊增加!极端高温太可怕了
[4]40度的超高温很要命,家里这 3 类人千万小心!
[5]如何防护高温热浪的健康危害
[6]极端高温频发!如何做好健康防护?
[7]Tips for Preventing Heat-Related Illness |Natural Disasters and Severe Weather| CDC
[8]连日高温,多人确诊!警惕,热射病!
[9]警惕热射病!关于高温天气的健康提示
[10]【提示】高温天,有效识别症状谨防中暑
转载来源: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公众号
撰稿:中大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
初审:丁莹
审核:王燕芳
审定发布:范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