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 林钰纯:脚踏实地,厚积薄发

发布人:范赵钰

个人简介

  林钰纯,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2019级本科生。在校期间获国家奖学金、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第一届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创新大赛卓越奖、第八届全国统计建模大赛广东赛区一等奖、中山大学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事迹介绍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光阴见证了她从稚嫩懵懂逐渐变得踏实坚定。脚踏实地,厚积薄发,这是她在这四年来学到并认真践行的道理。


正视不足,明确目标

  2019年8月,她来到了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始了她与中大的故事。那时候是在东校园报道,校园路上学子熙熙攘攘,她走在他们之中,满怀着初入校园的新鲜感与忐忑感,也带着对未来定位的迷茫。

  在大一学年,她还是个畏手畏脚的幼稚学生,纵使满怀勇气报名参加了社团与学生会,但每次的团建活动,都得鼓起勇气参加,还需对自己的发言斟酌再三,生怕出自己的一点错处。但也正是这样的过分追求完美,反而使得她在同学们之中的形象不是那么的鲜明。可以说,在大一学年,尽管她的成绩名列前茅,但在同学中,还是一个小透明。

  小透明,对于她这个比较有胜负欲的人来说,是比较难以接受的。或许这么说,她是担心自己大学五年结束了,也只会停留在课本上坐而论道。因此,大一学年结束后,她用结构化思维将自己在大学期间需要做到的一些事情列举出来,希望能够将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竞争力的大学生,而不是浪费国家的教育资源,虚度大学光阴。

甘于奉献,行稳致远 

  她开始学会不过分追求完美,而是鼓起勇气,参加丰富多样的活动去服务他人,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抱着这样的想法,她在大二面试成为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的党务联络员,志愿帮跨校区的高年级党员同志组织东校园的党务活动,承办了“夏日送清凉”活动,从组织策划、物资筹备、擦拭风扇空调到采风撰稿全程参与,在这个过程中,虽有因为工作量太大休息不足而疲累,但当每到一间宿舍派送饮料、清洗风扇时收获到他们的笑脸与感谢时,都会觉得这份辛苦付出得值得。在疫情肆虐的时期,她主动报名参与抗疫志愿服务,那是她第一次对学院外的人服务,一开始在与人交谈科普时仍有些生涩,但当熟练起自己的工作后,对于跟陌生人的交谈也不再胆怯,而是大大方方地完成自己的指引与调查工作。

  在这样的志愿服务过程中,她不断积累了与人交流的经验,也开始明白过往受限于交际圈所带来的不足是什么——那就是不断为自己画地为牢,一次次将自己的错误反刍,而不敢迈出成功的那一步。

  也正是这样的认识,她在大三学年勇敢地担任班级班长,担负起一班事务。虽有前面所说的认识,但在班级事务的实践中一时还是难以将这样的思想贯入,起初还是瞻前顾后,做一个决策便要担心会不会得罪其他同学?会不会被误会为有私心?会不会让同学们觉得她做的不好?但是在与周围的同学逐渐处成朋友之后,通过他们的知心之言,她才知道自己在他们眼中是工作认真细致的班长,也是负责、为同学办实事的班长。也正是因着同学朋友们的鼓励,她在班级事务上越来越得心应手,决策能力不断提高,领导能力也不断提升,这样的能力提高,既提高了个人素养,也方便了同学们。

学以致用,尝试科研

  她是个有钻研精神的人,因此相较于其他同学,她有着较早的科研参与经历。在大二学年,她作为主持人,主持了自己的第一个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这样的一个国家级立项,对于一个满是新人的小组来讲,是一件既值得欣喜的事情,也是一件充满挑战的事情。今时回忆起来,还会为她们小组几人熬夜奋力赶标书、战战兢兢反复检查投递状态、收到立项结果时欢欣鼓舞的情况动容。她的第一个创新训练项目是毒理实验方面的,而实验对于学生的操作要求是非常高的,经常是一下课就扎进实验室练习,可以说那段时间是知识吸收效率要求最高的时期——既要兼顾好课内学业,也要练好实验室的基础实验操作。当时的她还很贪心,既想做效应学研究,还想尽善尽美地兼顾好结构的研究,因此自学并下载了不少的分子对接相关的软件。现在站在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再去回忆这段经历,这样的尝试是非常有勇气的、非常刻苦的,也正是因此这样的勇气与刻苦,才为她下一次的创新项目申请积累经验创造了条件。在大三学年,她再次以主持人身份申请了创新训练项目,这次不同于上次的生涩,她在各期成果提交节点以及文件要求上都有了经验,因此,这次尽管是相较不熟悉的领域上(统计建模)申报的课题,但也能很快上手,并不负期望地再次获得了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的立项。
 

第一次做实验


  除了主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她还积极参与学术竞赛。在2021年的9月,她报名参加了第一届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创新大赛。此后,她开始每周的Idea VR建模课程学习,并提出以广州5月份的荔湾阿婆案例为基点,以对阿婆的流调为切入视角,间插学科特色知识与融合广府文化的想法。最终在2022年4月,项目获得大赛卓越奖。在2022年3月,她报名参加了第八届统计建模大赛,那时课内任务要求也重,时间成了比赛的奢侈品,因此吃饭时分经常不被放过。那时的三餐估计是吃得最饱的,因此不仅吃下了物质食粮,也在同时吃下了精神食粮。也正是凭着这种拼劲,在2022年8月,项目获得广东赛区一等奖。
 

在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答辩现场答辩
在第八届统计建模大赛的答辩现场(中间)


  再次回顾这几年,不胜感慨。她最初只是一个敏感、懵懂、稚嫩的学生,是这一路上遇见的老师、朋友的鼓舞,以及一个个担子的磨练,成就了越来越踏实、越来越有创造力的自己。或许一开始她说厚积薄发,读者还印象不深或有疑惑,现今通篇读来,不知可有让读者对厚积薄发印象更深呢?
 



撰稿、配图:林钰纯
初审:蓝丹红
审核:王燕芳
审定发布:范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