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建设 | 坚持党建引领,健全长效机制,通过文化浸润立师德铸师魂

发布人:范赵钰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教师队伍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教师思政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是学校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基础性工作,二级院系(附属医院)应勇担当善作为,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促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党建引领 健全机制 文化浸润

  公共卫生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营造“你追我赶力争上游,有序竞争和谐发展”文化氛围,促进教师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一、推“双融双促”,强政治引领,用高质量党建引领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一)将党的建设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全链条制度设计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结合“国家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的中心工作,从“人”(干部配备)、“事”(责任清单)、“考核”(考核评估)、“激励”(绩效分配)四个维度全链条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配套出台党委委员联系党支部等5个责任清单,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并融于日常、润物无声。

  (二)实施“头雁工程”,强化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建设“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设立18万元专门经费支持党支部开展“对标争先”工作,领航基层党建。认真做好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日常管理监督。学院党委入选学校标杆院系,3个教职工党支部入选学校样板党支部,医学统计学系专任教师党支部入选广东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三)构建 “三主体一核心”思政工作体系,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教育。定期调研分析党员和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根据班子、教师、学生三个主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对于班子重点是确保学院发展方向与党中央、与学校党委同心同德同步同行;对于教师重点是让老师知敬畏、守底线,做“四有”好老师;对于学生重点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邀请财务处陈钰怡老师为全院师生做题为《学校最新财务政策解读及巡查、审计、报销中常见问题分析》专题报告


二、健长效机制,促师资建设,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一)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开拓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师资发展的新途径。学院成立“公共卫生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举行了成立仪式,在职业发展、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为公共卫生教师提升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提供服务,打造质量结构双优的师资队伍。
 

公共卫生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仪式
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第一期教学培训:课堂教学培训部高级顾问张晋昕老师介绍信息化教学手段


  (二)设立“融创基金”,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学院设立2000万元的“融创基金”,大力推动人才引育,拥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人、省级高层次人才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打造“中青年骨干读书班”,成立“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启动青年教师暑期挂职工作,通过学习提升教师的理想信念、履职能力、管理水平,使之成为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的核心力量,用最优秀的人培养引领未来的公共卫生人才。
 

首期中青年骨干读书班开班邀请时任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罗燕为全体学员作《汲取师德力量  重在知行合一》的专题报告
学院第二期中青年骨干在福建古田培训


  (三)健全长效机制,强化结果运用。学院严格执行《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师师德考核办法》及《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把制度落实到教师管理具体工作中,将师德考核要求体现在人才引进、人才项目申报、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等环节中,明确师德考核要点并注重结果应用,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凡会必谈师德师风,强化师德警示教育,在常态化的师德师风教育中让老师知敬畏、守底线。


三、重人文关怀,助教师成长,营造“你追我赶力争上游,有序竞争和谐发展”文化氛围

  (一)开展教师节庆祝活动,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学院每年在教师节前夕举办教师节庆祝活动,向每一位教职工发送教师节慰问信,学院领导上门慰问教师代表、离退休老同志,向辛勤付出的老师们表示感谢,通过系列暖心举措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学院创新性地举办“新入职教职工授徽仪式”,通过颁授院徽增强新入职员工对学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院举行的“卓越服务奖”奖、“教学突出贡献奖”及“公共事务突出贡献奖”表彰颁奖仪式,进一步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教师节庆祝大会-颁发“公共卫生学院教学突出贡献奖”


  (二)召开各类教职工座谈会,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召开新入职教职工座谈会,听取新员工入职以来的体会和今后的工作设想,了解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以及对学院发展的建议,通过沟通交流帮助新员工尽快融入学院环境;召开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传达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并听取党外代表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希望他们能发挥民主党派的独特优势,与学院党委一起, 共同推进学院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学院还组织召开系主任、党支部书记及“融创人才”等各类教职工座谈会,通过交流达到凝心聚力的作用。
 

召开2022年新入职教职工座谈会


  (三)用好新媒体,打造健康向上的氛围。以新媒体传播正能量,在官微开设师德师风专栏,宣传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和班主任风采,宣传先进典型,年推送超290篇,被光明日报、南方日报等报道25篇。学院与党委教师工作部联合制作的师德师风微视频作品《传承——中大公卫的守护》获广东省第十一届师德主题征文及微视频征集活动一等奖。2020年和2021年,学院连续两年获评“中山大学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优秀组织奖。
 



撰稿:陈霞
初审:杜结桃
复审:王燕芳
审核发布:范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