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 我院硕士研究生前往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中心进行研学交流
我院医学统计学系全球健康实施科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施予宁前往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高级人才办公室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本次学习增强了我院学生对国家健康战略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开拓了全球健康的国际视野,实现了专业知识与工作实践的结合。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卫健委人才中心)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中心职责包括全国卫生健康行业人才评价及标准、制度制定、行业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培训、人力资源政策研究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工作,并先后挂牌成立了世界卫生组织人力资源合作中心和中法卫生人才培训合作中心。服务对象涵盖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和卫生健康人才,全年服务人次超过300万,在我国卫生健康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2022年2月-2023年3月期间,我院医学统计系研究生施予宁参与的主要工作有:
(1)全球健康研究工作:
深入研究了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组织架构,并独立绘制了详细的中英版可视化WHO组织架构图。施予宁说:“我在中心老师的指导帮助下,系统梳理、深入研究和咨询WHO职员,尽可能准确地反映了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合作模式。这项工作使我更加了解了WHO的职能和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对国际组织的运作方式、工作机制、合作模式等有了十分深入的视角。因为有机会与卫生国际职员进行交流和合作,我深刻理解了全球健康事业在国际层面的重要性,同时更加全面地认识到公共卫生学生在国际卫生领域的职业发展路径。”

负责收集和分析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国家历年官方发展援助与卫生发展援助的数据。参与了撰写国际组织相关情况的例行报告,并形成了报告的框架。“在过程中,我收集了来自中、美、英、德等国家的卫生发展援助和卫生人才援助的数据,并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并通过中心联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教授共同讨论全球健康卫生援助等研究现状。”施予宁说,“这项工作使我对各国在卫生领域的国际合作和援助项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于了解全球卫生发展的趋势和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在国家平台对全球健康问题进行探索,学生对世界卫生组织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有了深入的了解,掌握收集和分析卫生发展数据以及撰写国际组织相关报告的技能,为学生在全球健康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去理解和参与全球卫生事务。
(2)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评价工作:
学生参与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选拔工作,协助审核全国卫生领域的优秀专家申报材料,广泛涉猎卫生健康领域的国家重大战略、学科前沿研究和发展趋势,深刻体会到了高水平专家们在疾病防控、医疗技术创新、公共卫生政策等方面的卓越表现和独特贡献,对于学生深化学术认识、拓展专业视野和开展未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基础。学生对公共卫生的高水平人才标准和人才需求有了更加明确的认知,树立公共卫生人才长远发展目标。

学生应用卫生统计学专业知识与技能承担了国家和部分省市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中临床医护人员临床工作评价指标数据与评审结果关联工作及卫生健康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数据处理、统计和分析研究工作,为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了发展趋势的重要信息以及改进评审体系的数据支持。
施予宁说:“通过这些研究工作,在学院习得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充分的实践锻炼,进一步提高了我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技能,并将所学的卫生统计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但只有将其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其内涵和应用方式。解决实践中出现的真实的问题和挑战,从中学习并不断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专业技能而自豪。”

据悉,我院从2022年起开设全球健康方向研究生人才培养,感谢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与公共卫生学院的密切合作与支持,为我院全球健康研究方向的学生提供了宝贵的机会,拓展了视野和发展空间。学生通过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拓宽了国际视野,增强了对全球卫生问题的理解和关注,同时接触到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前沿知识,参与到重要的研究项目中。公共卫生学院则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术支持,在学术研究中提供帮助,通过双方合作,尝试构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新范式,创新全球健康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模式。目前学院已选派新一届公共卫生硕士全球健康方向的研究生继续前往国家卫健委继续学习合作。此外,我院今年9月入学的首批全球健康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将有类似的实习交流机会去到不同全球健康相关机构进行深入学习。

撰稿:施予宁
配图:施予宁
初审:郝春、蓝丹红
审核:王燕芳
审定发布:范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