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朱艳娜课题组在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发文——高纤维膳食与跳绳运动双重助力青年大学生心血管健康与肠道菌群平衡

发布人:丁莹

近日,我院朱艳娜副教授课题组在国际食品TOP期刊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中科院大类一区)上发表题为“High-fiber diet and rope-skipping benefit cardiometabolic health and modulate gut microbiota in young adul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的原创性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探索了12周的高纤维膳食与跳绳运动对大学生心血管健康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纤维膳食和跳绳运动这两种不同干预措施,均能改善大学生的心血管健康,并调节肠道菌群。本研究为促进青年人群心血管健康以及制定肠道菌群靶向的干预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数据支持。朱艳娜副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生的林宗钰和吴淼以及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研究所的博士生张鑫为并列第一作者。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s),是中国乃至全球居民的第一死因。CVDs的发生发展与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CRFs)密切相关。既往研究多聚焦在已患有CVD或处于高危风险的中老年人群,很少关注青年人群。同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体力活动水平降低,我国年轻人逐渐面临心血管代谢指标的不良变化,超重/肥胖、高血压和糖脂代谢紊乱等情况逐渐向低龄化倾斜,这也增加了未来CVDs发病的潜在风险。为改善不良现状,推行健康饮食和积极锻炼至关重要。膳食纤维是健康饮食中的关键成分,可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胆固醇和血压。跳绳是一项非常适合在青少年中开展的有氧运动方式,也可降低体重并改善糖脂代谢。目前关于膳食纤维和有氧运动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具体机制,以及肠道菌群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高纤维膳食和跳绳对大学生心血管代谢指标的影响,并分析在两种不同干预措施下,肠道菌群的变化是否与心血管代谢指标的改善有关。

本研究为平行随机对照干预试验(RCT),于2021年在中山大学招募了96名在校大学生(正常体重),将其随机分入高纤维膳食组、跳绳组和空白对照组,进行为期12周的随机对照试验。试验过程中,高纤维膳食组的大学生每周一至周五按照规定的饮食指导进行就餐,包括领取项目组提供的小麦饭,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20克的膳食纤维等;跳绳组大学生在专业体育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每周三次,每次2000下的跳绳锻炼。干预前后,对参与者的体成分数据进行测量,并收集其血液和粪便,用于心血管代谢指标测量及肠道菌群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研究发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跳绳组的大学生在心率和甘油三酯水平上有明显降低,而高纤维膳食组相比基线时,其心血管代谢指标也有所改善;此外,两种干预方式都对菌属Lactobacillus产生了调节作用(见下图1及原文表1、表2、图4等)。

图1. 图文摘要——12周的高纤维膳食和跳绳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血管健康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高纤维膳食和跳绳锻炼均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群体的心血管健康和肠道菌群组成,并提示仍需进一步探寻肠道菌群的靶向饮食和运动干预措施,以期为从青年期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更精准的健康促进策略。本研究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c/1hi~w3RC06AHf-

图2. 论文截图

 

撰稿:林宗钰

初审:董光辉、丁莹

审核:王燕芳

审核发布:范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