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输血”到“造血”——党建引领下的《医学统计学》课程慕课西行2.0教研模式初见成效
中山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积极响应教育部“慕课西部行计划”2.0行动号召,与喀什大学和桂林医学院三校以“同步课堂+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建立《医学统计学》课程教、研、学共同体,并探索从以“输血”为主向以提高西部学校教师教学能力为主的“造血”方式转变,助力西部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和教育发展。
2024年3月29日,“同步课堂”开启新模式:喀什大学和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共同讲授一堂课,第一部分由喀什大学阿迪拉·阿不来提老师在喀什授课,第二部分由中山大学李菁华老师在广州授课。
阿迪拉老师的教学内容是“多组资料比较的秩和检验”,她先用两个实例从数据类型、设计类型及统计推断三个方面带领同学们回顾了前面的知识点并引入本次课的内容:多组定量资料和等级资料比较的秩和检验,她授课条理清晰,简明易懂,并精心准备习题,组织学生讨论,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课堂气氛热烈。





中山大学-喀什大学-桂林医学院开创慕课西行新模式,党建与业务融合,通过同步课堂,解决西部高校师资短缺问题;通过虚拟教研室每周集体备课、新教师预讲、实现传帮带,提高西部教师教学能力。拟用2~3年时间帮助喀什大学医学院医学统计学学科培养自身的教师队伍,并打造适合喀大学子的医学统计学课程,从真正意义上培养西部的师资力量,实现由“输血”到“造血”。通过精准合作,为喀什大学医学生量身打造高质量的课堂,打造符合南疆地区特色的《医学统计学》一流课程。
课后阿迪拉老师兴奋地说,能够给中山大学的学生上课,对我来说是一节非常难忘的课,既是挑战也是成长,感谢中山大学医学统计学系的老师,他们每周都抽出宝贵的时间与我们一起集体备课,指导我们,他们深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教学态度,对我们青年教师今后教学和科研都很有帮助。
中山大学的学生对阿迪拉老师的授课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学生左方定:阿迪拉老师的热情点燃了整个课堂,让我们在欢声笑语中得到了知识的熏陶,感谢阿迪拉老师,感谢喀什大学。
学生孙源:老师上课时概念讲述清楚,并且有意识的让同学们自主思考统计方法背后的思想,加深同学们对统计方法的理解程度和应用效果。同时用丰富的课堂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并且对同学的疑问有非常浅显易懂的讲解。
学生陈可艺:老师讲的非常好!能够在线上参与喀什大学阿迪拉老师的课程,有交流学习的机会,非常的难得与幸运。希望能够有机会学校组织一起去喀什大学线下学习!
学生次仁吉宗:讲的很好,老师声音好听,可爱,镇定从容,讲课通俗易懂!很荣幸能听您的课!谢谢老师!有机会一定会去新疆,去喀什大学。
慕课西行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这种转变,有助于提升西部高校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推动教育创新和发展,对于实现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撰稿:曾芳芳
初审:顾菁、陈雯(统计)
审核:王燕芳
审定发布:范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