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我院学生会、研究生会分别获评2023-2024学年中山大学优秀学生会、研究生会
为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巩固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改革成果的若干措施》精神,进一步深化新时代高校研究生会改革和建设,不断提升同学满意度、大局贡献度和社会认可度,校团委、校学生会、校研究生会于2024年3月下旬开展2023-2024学年中山大学优秀学生会(研究生会)、优秀学生会(研究生会)指导老师、优秀学生会(研究生会)骨干的评选工作。
经重重考核与公开评选,我院表现优异,在5月18日-19日举办的校学代会、研代会上,获得多项荣誉。具体获奖情况如下:
一、我院学生会获评“中山大学优秀学生会”称号;院研究生会获评“中山大学优秀研究生会”称号。
二、蓝丹红老师获评“中山大学优秀学生会指导老师”称号;陈霞老师获评“中山大学优秀研究生会指导老师”称号。
三、简寓帅、梁嘉怡、杨艺轩同学获评“中山大学优秀学生会骨干”称号,张靖瑜、张茂林、赖栩烨同学获评“中山大学优秀研究生会骨干”称号,杜亦可同学获评“学生会‘我为同学做实事’优秀个人”称号,张梦迪同学获评“研究生会‘我为同学做实事’优秀个人”称号。

过去一年,我院学生会、研究生会在学院党委、校团委、学院老师的关心指导下,在思想引领、组织建设以及服务同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深化思想引领,感悟经典“公”理
我院学生会、研究生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打造理想信念坚定的骨干队伍。全体学生会工作人员参与学院学生骨干读书班,通过8次集中学习、9次专题讲座、3次现场学习,筑牢信仰之基,将所学所思融入工作实践。院研究生会学生骨干参与学院读书班2期,累计开展“读经典”微团课46节、小组讨论20余次、团日活动及现场教学4次、学习经典著作或重要论述40余篇。


二、加强组织建设,“共”谋进步发展
学生会现有主席团成员3人,部门负责人11人。下设学术部、外联部、文体部、生活部、综合事务部、主持人队六个部门,并规范成立功能型团支部。本年度开展全员大会1次,团学研联合会议4次,院系交流1次,并定期举行负责人例会,有效强化内部建设,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工作能力。

研究生会现有主席团成员3人,部门负责人12人。下设学术部、实践与就业发展部、综合部、文体部和宣传部五个部门,并规范成立功能型团支部。过去一年,研究生会通过内部团建,加强成员互动,提高参与度和归属感;通过跨院系交流合作,借鉴优秀经验,激发内部活力。

三、紧密联系同学,守“卫”沟通桥梁
我院学生会坚持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各部门通力合作,依托校-院-班三级联动紧密联系同学,调动班级、宿舍等单元共同参与各项工作与活动。同时,学生会骨干积极参与党团班一体化工作,以党/团课和党/团日活动为桥梁增进与各团班的沟通交流。

我院研究生会依托“联系同学—同学反馈”机制,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本年度,研究生会定期开展座谈会及问卷调查、制作并发放学院专属的新生指南,在迎新期间积极进行宿舍走访,服务研究生入学相关需要,与研究生们心心相通。

四、积极服务同学,丰富校园“生”活
学生会全面践行服务宗旨,根植学生所需,举办一系列精彩纷呈而意义深远的活动,带领公卫学子奋发学习、成长成才。举办“健康卫士在行动”系列活动,组织公卫学子深入基层和校园,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贡献青春公卫力量。创办“促'学'梦伴行,'研'途不迷茫”学业提升系列服务项目,紧密围绕同学们学业发展与升学深造的需求,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此外,学生会落实五育并举,积极开展活动,促进同学全面发展。



面对同学们日益突出的身心健康问题,研究生会结合专业“预防为主”理念、立足学院健康科普宣教资源,打造一系列促进同学身心健康的活动。开展2场营养知识科普讲座,引导同学们吃得健康,提升健康素养;主办“青羽杯”羽毛球11学院联赛,引导同学们动得畅快,焕发青春活力;睡眠专题科普讲座,揭开优质睡眠奥秘;“心灵邮箱”活动,为心声寻找出口。


未来,我院学生会、研究生会将更加坚定信心、担当实干,以同学实际需求为本,强化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思维,全力以赴建设同学们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温暖学生组织,引导服务广大同学成长为时代新人。
来源: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生会、研究生会
初审:陈霞
审核:王燕芳
审定发布:范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