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 研究生助教 钟海丽:助学筑力,双向成长

发布人:张梦迪

编者按

  小班研讨课助教、教学克隆班助教、在线教学助教、实验课助教、实习课助教等。他们是学生,他们既助教,也助学。他们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助教名片

助教钟海丽


  钟海丽,2022级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担任《流行病学》课程助教。
 

助教助学

  于我而言,担任助教给我提供了一个助学筑力、双向成长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协助老师开展教学工作、和同学们交流沟通、与助教搭档通力合作,不仅助力教学,也收获了个人成长。一个学期过去,我不仅对专业知识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同时在沟通交流、组织统筹等方面的能力也获得了较大提升。


01 积极沟通,助师为教

  《流行病学》课程助教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协助主讲教师开展教学准备。作为《流行病学》课程的助教,我深知协助主讲教师做好教学准备对于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至关重要。在课程开展前,主讲教师需要进行教学试讲,并由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点评,试讲内容涵盖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参与教学重点整理、案例选取与讨论、学生互动环节等。作为助教,我主动融入这个过程,配合主讲教师做好试讲准备工作,协助主讲教师提升教学质量。

  首先,我需要与主讲教师密切沟通,协调安排试讲的时间和地点。同时,我也承担起试讲环境的准备工作,提前预约好试讲会议室,并协助准备教学设备和材料,以保证试讲的顺利进行。在试讲会议上,我认真听取点评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记录和整理。通过记录和归纳,我能够清晰地了解教学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为后续的教学准备提供宝贵的参考。通过主讲教师的试讲和教学方案讨论,我不仅学习了教学中的细节和技巧,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流行病学》课程的内容和目标。我意识到教学准备的重要性,也明白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02 双向反馈,助生成长

  除了协助老师开展教学准备,《流行病学》课程助教工作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做好学生作业的检查与情况反馈。同学们不仅要掌握好流行病学的研究设计和统计分析等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理论知识进行应用。在案例分析课程后,助教会在课程负责老师的指导下检查作业,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注并反馈给学生。这一过程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更是促进他们理解和运用课程知识的重要环节。

  在检查作业时,我不仅关注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更注重提高他们对流行病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对作业的仔细审阅和批注,我会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我还会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向老师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存在问题,为老师提供教学改进的参考建议。

  这种学生作业检查与情况反馈的工作模式,使我能够同时站在老师和同学的角度,协助老师更有效地传授和检验知识。同学们通过作业来训练将所学的流行病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具体案例的能力,而老师们则可以通过作业来辅助判断教学效果,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种互动式的学习和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效,还让我的助教助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检查作业


03 携手共进,助力教学

  助教是沟通老师和学生的重要桥梁,课程的顺利进行离不开老师、学生和助教的多方正向沟通。首先,我们通过建立《流行病学》课程的企业微信群,实现了老师、助教和学委之间的即时沟通。在群里,我们可以发布和接收课程安排、作业要求、案例讨论等通知,确保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有力促进了教学工作的高效进行。同时,学委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以及老师和助教的及时回应,进一步提升了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助教之间的密切合作也是保证课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我和助教搭档通力合作,明确分工,共同为同学们提供更优质的学习条件。在助教工作中,尽管偶尔会遇到课题安排和工作冲突的情况,但我们建立的互帮互助合作模式让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顺畅。例如,当我在外地做课题时,我与助教搭档分别承担线上和线下工作,保证了助教工作的连续性和高效性。通过灵活的分工合作,我们能够充分发挥团队的协同效应,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最后,与学委的密切沟通反馈也是助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委作为学生代表,是我们与学生之间的纽带。我们通过与学委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我们也向学委传达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了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这种密切的双向沟通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和满意度,为课程的不断改进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支持。

点击阅读原推送
 


转载来源:中山大学教务部
初审:简玲玲
审核:王燕芳
审定发布:范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