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 | 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使命——优秀研究生毕业生代表发言
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使命
公共卫生学院2024届毕业大会暨学位授予仪式
优秀研究生毕业生代表 王胜浩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敬爱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2021级公共卫生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王胜浩,今天十分荣幸能站在这里,作为毕业研究生代表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毕业研究生,向学校、学院,以及辛勤培育我们的师长、关心帮助我们的亲友表达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岁月不居,光阴荏苒。转眼间,我们已在中大公卫走过了三年的学习时光。一堂堂精彩生动的专业课,一次次屏息凝神的实验操作,一场场深入现场的调研访谈,一行行紧密准确的分析代码,时光镌刻着我们的努力,也见证着我们的成长;红砖绿瓦的岭南建筑,苍翠挺拔的岭南古树,百听不厌的校歌,还有庄严伟岸的孙中山先生铜像,也叙说着这所学校的悠久历史,更在我们的血脉里刻下中大的烙印。
健康为公,明德敬学。在这三年里,我们用实际行动把知识转化为力量,实现专业价值,守护公众健康。广州作为全国重要的口岸城市,是我国疫情防控的“南大门”。作为公卫学子,我们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与无数公卫前辈一起,夜以继日,坚守一线。我们先后参与6轮疫情专班工作,工作地点遍布广州和全国各地的基层社区和疾控中心,参与信息收集、核酸采样、风险研判等工作,累计工作时长超过25200小时,完成流行病学调查27100余人次,帮助数十名独居老人、残疾人、高烧儿童和孕妇等完成转运和就医,有效助力疫情精准防控,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我们总结抗疫实践中的工作经验,首次为志愿者编写了《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处理技术指南》,涵盖从疫情暴发,流行病学调查,风险研判到落实处置各方面的工作,极大提高了学生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的的效率和质量。从紧张不安到专业有序,我们成长为广州疫情防控有力可靠的生力军。虽然疫情的硝烟已经远去,但中大公卫人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研精覃思,创新超越。在这三年里,我们俯身实践的同时,也一刻未曾忘记仰望星空。追逐学科前沿,探索全新领域,在批判质疑和虚心学习中培育科学素养,在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中摸索向前,我们以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在各自的研究方向上不断攀登。从关联研究到求证因果,从流行病学研究到揭示生物学机制,从建模分析到政策制定,无一不饱含对疾病预防的执着和健康促进的追求。我想,信息不断更迭,知识总会过时,而中大带给我们的追求真理的创造力,给予我们的“成为引领未来的创新型人才”的高远眼光和深厚底气,将永远是激励我们执着追寻,叩问真知的宝贵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时寄语青年人“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作为公卫研究生,我们要牢记公卫人的使命和责任,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之中,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投身人类健康事业,在担当中历练,在奋斗中成长,始终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的奋斗故事,为祖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负热爱,奔赴山海。在中山大学百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我们也将跨入一段新的人生旅程,母校将成为我们最美的回忆和最深的眷恋,“中大公卫”将成为我们一生的底色。我们亦应当铭记,凡我在处,一言一行,皆为中大。愿我们无论身在何方,无论是继续学业深造,或是进入工作岗位,在未来的旅途中,牢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和“健康为公,明德敬学,研精覃思,创新超越”的院训,继续携希望前行,不忘初心,勤勉耕耘,阔步向前,永怀激情。
世纪中大,山高水长。最后衷心祝愿学院蓬勃发展,锦绣辉煌;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春晖四方;祝各位同学前程似锦,一路繁花。我们后会有期!
谢谢大家!
来源: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初审:陈霞
审核:王燕芳
审定发布:范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