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 我院学生荣获第三届职业健康传播作品征集活动国家奖项!

发布人:张梦迪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进一步普及职业健康知识,提升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第三届职业健康传播作品征集活动。经过作品提交、省级初审、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我院2021级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韩宇浩荣获二等奖(图文类),2020级本科生黄诗睿、李莹同学荣获三等奖(视频类)。

  本次职业健康传播作品征集活动紧密围绕“提升职业健康素养保护职业人群健康”主题,突出职业卫生、放射卫生以及工作场所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等主题元素,倡导健康工作方式,展现新时代劳动者健康形象和良好风貌。
 

韩宇浩 《粉尘防控八字方针》

  粉尘是我国分布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危害,根据2020年全国职业病危害现状统计调查表明,抽查的282191家工业企业中,存在粉尘危害的工业企业195618家,占比高达67.32%,且粉尘最终导致的尘肺病为不可逆不可治愈性疾病。粉尘职业暴露及其导致的健康损害已经成为了广东省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院2021级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韩宇浩在李旭东主任医师和王庆教授的指导下,聚焦粉尘防控,重点关注尘肺病预防,用心创作了《粉尘防控八字方针》这一健康科普作品。该作品为图文形式,包括九张折页,每页详细地分别介绍粉尘防控治理中“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的每一个字的具体内涵和防控措施。作品创新性地以卡通动漫形象替代传统的大篇幅文字介绍,极大地增强了可读性和趣味性。
 

韩宇浩《粉尘防控八字方针》作品节选
韩宇浩同学获奖证书


黄诗睿、李莹 《职业版“铅”肠挂“毒”》

  铅是目前人类已知的毒性最大,累积性极强的重金属之一。当今世界,许多工业都需要用到铅。由此可能导致的职业性铅中毒,不仅对患者个人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长期伤害,还可能引发家庭经济压力和社会医疗资源的过度消耗,进而影响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我院2020级本科生黄诗睿、李莹同学在卫生毒理学系陈丽萍副教授的指导下,围绕“职业性铅中毒”这一主题,精心创作了《职业版“铅”肠挂“毒”》这一健康科普作品。该作品以新闻栏目为主要表现形式,在《职业与健康》节目的基础上,加以主持人与某蓄电池厂工人连线环节以及主持人与仁心医院医生访谈环节,展开对职业性铅中毒的概念、临床表现等的具体介绍,向大众展示职业环境中潜在的健康风险,为大家提供实用的预防和应对策略,实现了科普知识的通俗化、大众化,突出强调了“提升职业健康素养,保护职业人群健康”的重要性。
 

黄诗睿、李莹《职业版“铅”肠挂“毒”》作品截图
黄诗睿、李莹同学获奖证书


  “健康中国我行动,一切为了劳动者”,职业卫生发展任重道远,既要有铁肩担道义的勇气,更要有细水长流的耐心。纵然道路崎岖,我们终将抵达!


感想

  陈丽萍(指导老师):职业性铅中毒的防治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作为公卫人,我们也希望能够利用专业知识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在比赛过程中,两位同学所表现出的创作热情、认真专注和严谨都让我由衷欣慰。这次获奖,既是肯定我们的努力,也是鞭策我们继续前行。我们都期待未来能够为职业病防治作出更多的贡献。

  黄诗睿(参赛队员):我们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比赛。通过这次比赛,我们不仅对于铅中毒、职业病防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在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耐心、细致和创新的重要性。最终的作品呈现,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以及老师和学院支持。未来,我们希望能够继续创作出更多有影响力的作品。

  李莹(参赛队员):通过这次比赛,能为职业性铅中毒的防治贡献绵薄之力,我感到无比的荣幸和自豪。在此次比赛过程中,我们收获颇丰,也非常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学院的大力支持。未来,我们将继续在健康科普的道路上前行,不断探索和创新,争取用更多的作品去影响和帮助更多的人。

  韩宇浩(参赛队员):感谢学校和学院的培养和关心,感谢我的导师李旭东主任医师和王庆教授,三年的旅程,收获满满,忘不了在中大的日日夜夜。职业健康与每一位劳动者息息相关,希望此作品能够为粉尘作业人群的健康意识提高尽绵薄之力。
 



撰稿:张靖瑜、韩宇浩、李莹
配图:韩宇浩、黄诗睿
初审:陈霞
审核:王燕芳
审定发布:范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