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2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第一届暑期学校圆满结束

发布人:范赵钰

  2022年7月15日至17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线上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第一届暑期学校活动。此次夏令营的成功举办增进了全国各地优秀大学生对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了解,搭建了学子与学院沟通交流的平台,为学院吸引优质生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月15日上午,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2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第一届暑期学校开营仪式在云端举行。范瑞泉书记代表学院做开营致辞,夏敏院长就学院介绍学院概况,王庆副院长讲解学院招生政策和介绍专业型研究生,林华亮教授介绍研究生国际交流情况,各系(室)中心介绍了其专业特色和师资情况,帮助营员客观全面了解公共卫生学院的学科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等。
 


  7月15日下午至16日上午,由校内外不同学术背景的知名导师先后作学术讲座,通过不同维度为大家解读专业学术知识,分享对当前公共卫生专业发展的若干认识和思考,并对营员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答疑、分享。

  卫生毒理学学系陈雯教授基于毒理通路、系统毒理学研究特点、毒理学体外模型及转化应用阐述了毒理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中的科学问题。

卫生毒理学学系陈雯教授


  流行病学系陈维清教授讲解了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及生命历程流行病学的相关理论与实际应用。

流行病学系陈维清教授


  妇幼系陈亚军教授从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国儿童青少年主要健康问题、儿童肥胖的干预对策三个方面讲述了中国儿童青少年主要健康问题。

妇幼系陈亚军教授


  从诗经到太极阴阳图,营养学系王冬亮教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浅谈了营养健康之美。

营养学系王冬亮教授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董光辉教授以课题组研究工作基础、科学前沿等深度解读了基于中国人群的大气污染健康风险评估。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董光辉教授


  卫生检验与检验中心陆家海教授从人类健康面临的共同挑战切入,结合课题组多年的研究经历,讲述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目标新策略—— One Health的历史发展、全球实践和未来愿景。

卫生检验与检验中心陆家海教授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王春晓老师以生动形象的漫画形式,从新医改从哪里来、新医改是什么、新医改未来会怎么样三方面着手讲述了新医改的来龙去脉以及特点特色。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王春晓老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范重君老师则分享了在全球卫生治理工作中的切身经历与经验,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高级人才办公室处长及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MPH全球健康方向兼职导师祎莉娜线上对营员们寄语:希望学生把握时代机遇,坚守预防医学岗位,也欢迎营员们在未来能够成为中大公卫学院的一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范重君老师和祎莉娜老师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肖勇梅教授列举了现有的职业健康危害,表明“职业健康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肖勇梅教授


  医学统计学系李菁华副教授则讲解了传播动力学模型简介及其在传染病防控领域的应用。

医学统计学系李菁华副教授


  连续2天学术讲座的举行,引导和激发了大家从事科研的兴趣和热情,促进了营员们对于部分学科以及导师相关研究的了解。

  2022年7月16日下午至17日,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组织实施本单位各专业推免考核工作以及暑期学校结营考核工作,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指导、监督检查各系(室)中心考核小组开展考核工作,后续结果将通过学院官网公布。本次夏令营考核方式重点是考察考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参照硕士研究生复试要求进行;暑期学校考核方式是营员就研究生阶段学习情况、学术背景、在所申请的专业曾经作过的研究工作、未来计划等做个人陈述,通过在线专家提问、点评方式促进师生间的了解。
 


  至此,为期三天的线上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第一届暑期学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受到参营同学的广泛好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在中大北校区的校园里看到大家的身影。
 

参营同学留言

  同学一:本次活动安排得很充实,讲座内容很丰富,从中也了解到了各领域当下的研究热点和社会现状,受益匪浅。

  同学二:非常荣幸能参与此次夏令营活动,感谢举办了如此精彩的讲座,让我更加了解了这个学院,认识了如此优秀的老师们。期待我可以有机会在该学院继续深造!

  同学三:很感谢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能够提供这样的平台,给了我们展示自己的舞台并收获颇深,衷心希望这样的活动可以坚持下去并做的越来越有影响力!

  同学四:非常感谢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给我这次机会来参加本次的夏令营和暑期学校,让我对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老师们有了更细致的了解,老师们都十分愿意与我们交谈。希望自己日后能够加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这个大家庭,在这里不断成长进步!

  同学五:非常感谢中大公卫能给我这次机会,我是中大学生对中大感情很深,虽然本科不是公卫,但未来非常想从事这个方面工作,我对自己其实是不大自信的,甚至已经做好了如果不能保到中大公卫就放弃保研资格参与考研的准备。能入营有机会提前和老师交流,进一步了解中大公卫的一些项目,觉得非常荣幸。

  同学六:非常感谢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我们提供的宝贵的学习机会,感谢公共卫生学院的老师以及负责策划本次暑期学校的老师,你们辛苦了!你们的对科研的热忱、专注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希望今后还有类似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撰稿:刘佳、易怀敏
配图:刘佳、朱淑明
初审:王庆
审核:王燕芳
审定发布:范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