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 张宇:永怀梦想,和衷共济

发布人:范赵钰

个人简介

  张宇,男,汉族,共青团员,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二等奖、第七届全国学术英语词汇大赛一等奖、中山大学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事迹介绍

  高中时,亲人因癌症而离开,让当时身为高中生的他意识到了许多疾病是无法被治愈的。他开始认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也因此开始规划他的学业与人生。经过不懈努力,他顺利进入到中山大学就读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前,他怀揣着对医学的崇敬和满腔的热情踏进了中山大学的校园,对自己未来的大学生活既充满希望、又难免迷茫。五年来,他深深铭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向前、一笔一划地为他大学生活的画卷增添丰富的色彩。
 


一、绩点进步之路——临床课程的懵懂到专业课的驾轻就熟

  回顾这两年来他取得的成绩和各种成果,其实他大学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也经历了很多迷茫和挫折。

  大一刚刚进入大学的他朝气蓬勃,当时的他积极参与各项学生活动,技能在学生会任职中取得突出的成绩,还能够非常好地平衡日常的学习,最终能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大二的时候,由于疫情的原因,他们开始了线上授课,那半个学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他对于本以熟悉的大学学业感到十分陌生,加上开学之后,搬迁到北校区,进入陌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更加让他有些无所适从,因此在之后的两个学期他的成绩也发生了很大的波动,单个学期排名一度降到了学院的中下游。为了弥补临床课程理论考试成绩的小缺憾,他申请了担任临床见习小组的组长。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见习生活,让他对于临床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于临床和公共卫生的联系也有了更独到的见的,更为他大四学期开展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四学期专业课学习的开展是他学习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大四大五学年,他的绩点从年级中游跃升致中上游、再到年级第一名。学科举办的案例讨论以及案例分析也让他与同学之间不同的学习思维交错迸发出新的火花。他开始参与老师课题组所开展的实验、开始学会查阅并学习参考文献、开始学会从课本以外的途径丰富自己的专业课知识,课内外学习到的知识相辅相成、融会贯通。
 

二、知识探索之路——大创的“厚积”与论文的“薄发”

  在学院的培养下,一方面,通过对临床学科课程的学习,他对许多疾病的流行趋势、发病机制和治理方法有了充分的了解;另一方面,通过统计学课程的学习,他能够熟练掌握SAS,SPSS,Stata等软件,帮助他进一步探索疾病流行的趋势及其背后的原理。

  大三的时候,他与数学学院的同学组队研究华南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因素,并尝试构建适用于该群体的结直肠癌发病预测模型。期间,他运用流行病学基础知识构建了结直肠癌人群影响因素的框架。为了更好地推进项目进程,他还主动学习了随机生成森林模型,与数学专业的同学对模型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最终他们所建立的模型准确率高达70%,获得了省级立项。这个项目不仅提升了他的数据分析能力,更是让学会了如何将统计学思路运用在解决医学问题中,鼓励他更加主动地学习统计学知识,提升定量分析能力。

  随着对慢性流行病热情的加深,他主动抓住每一个提升自己辩证思维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的机会。他非常感谢学院的导师制,让他遇上了研究慢性流行病的徐琳教授。在老师的建议下,他阅读了大量流行病学相关的文献,运用Stata软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华南地区三万多个样本的队列为基础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的结果显示辣食的摄入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呈正相关。他们撰写了论文并发表在BMC Public Health上。这次研究中他亲历了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并执行,最终印证设想的全过程,更是让他对流行病学研究的魅力所吸引。随后,他也参与了张晋昕老师主导的肿瘤相关非劣效实验的Meta分析项目中,进一步体会到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分析方法在疾病防控中的重要地位。
 

三、学习之外的精彩

  出于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以及想要锻炼自己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的目的,他于大一学年报名参加了院学生会的体育部,成为了一名干事。而后陆续担任了公共卫生学院团委学生会执委会委员、学生会体育部总负责人等职位。在为学院工作期间,他参与主持了医学生运动会、“长跑月”等体育活动、参与组织了院学生会多次内部培训大会、参与院宣传片拍摄活动等等。他也以个人的名义代表学院出征,参加学校举办的医学生运动会,在男子400米项目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参加团学大会
参加运动会


  同时,课余生活中,他热爱短视频的剪辑与制作、也有一定的美术功底,在2021年和2020年公共卫生学院举办的两届健康科普大赛中,他分别以图画和视频的方式参赛,并获得了三等奖和二等奖的好成绩。

  对于班级生活,他也尽自己所能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大学五年期间他曾担任班级的组织委员,协调其他班委帮助班级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他还是一名有“五年工龄”的宿舍长,一直以团结同学、帮助大家共同进步为己任。

  这一份国家奖学金是对他五年来努力奋斗的肯定,为他五年的大学生活画上最完美的句点,也必将成为他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的新起点。
 



撰稿、配图:张宇
初审:蓝丹红
审核:王燕芳
审定发布:范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