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公卫青年的骄傲与榜样!

发布人:范赵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团干部锐意进取、创先争优,以优异成绩迎接团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于近期授予了一批荣誉称号。其中,学院团委获“中山大学五四红旗团委”,王胜浩、廖予艺获“中山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玉相约获“中山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风采吧!
 

一、2022-2023年度“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
2022-2023年度“中山大学五四红旗团委”
公共卫生学院团委:凝聚青春力量,谱写育人新篇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团委下设33个团支部,现有共青团员1218名。近三年,学院团委荣获中山大学“五四红旗团委”、中山大学2021年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山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荣誉称号。疫情时期,学院团委与广州市疾控联合成立流调志愿服务队,累计派出36批883人次支援疫情防控,充分体现了公卫人的担当与家国情怀;启动“学生骨干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创新性地举办持续一个月的学生骨干读书班,提升学生骨干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锤炼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以头雁领航催生雁阵效应;创建“健康卫士在行动”品牌活动,开展“我在家乡做科普”、“全民营养周”系列活动,以健康科普为抓手提升公卫意识,助力“健康中国2030”;积极开展社会实践,与梅州市大埔中学建立机制化的暑期支教活动,学生在实践中感应时代脉搏和中国精神。


二、2022-2023年度“中山大学优秀共青团员”
王胜浩:志愿服务守护公众健康

 


  王胜浩,男,共青团员,2021级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作为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抗疫志愿服务队队长,累计组织学生志愿者800余人次辗转支援广州、佛山7个疾控中心和南北校园流调中心,志愿服务时长600余小时,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组织编写了抗疫志愿服务的培训书--《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处理技术指南》,相关事迹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大官微等广泛报道,获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抗疫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特殊贡献奖”。


廖予艺: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廖予艺,女,共青团员,2020级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公共卫生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曾任学院学生会文体部第一召集人,开展“球类联赛”、“迎新晚会”、“医学生运动会”、“校运会”、“全程导师月开幕式”等多项活动。2020年曾前往云南省丽江市开展支教活动,相关活动被人民日报,长沙晚报等广泛报道。疫情期间积极参与各类抗疫活动,协助一线医护人员开展学校及社区的核酸检测工作并参与新冠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志愿服务时长200余小时,获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抗疫服务“一星志愿者”称号。
 

三、2022-2023年度“中山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
玉相约:信仰促奋进

 


  玉相约,女,共青团员,2020级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作为公共卫生学院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2020级2班团支部书记,她出色地完成团委、团支部工作,带领团委各部门开展“健康卫士在行动”等系列活动,广受好评;带领团支部成员开展系列创新活动,获得2021年广东省高校“活力在基层”主题团日竞赛活动获“千入围”奖;多次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担任负责人,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工作,个人志愿服务时长250小时。曾获2021年中国生态文化协会“百年绿色长征路·峥嵘岁月报国情”征文活动三等奖及评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
 



撰稿:陈霞、王胜浩、廖予艺、玉相约
配图:朱淑明、王胜浩、廖予艺、玉相约
初审:陈霞
审核:王燕芳
审核发布:范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