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 | 化“虚”为“实”,改革提质——医学统计学课程虚拟教研室研究生教学研讨会顺利召开
为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培养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为主题,以补短板强弱项为重点,依托信息技术平台促进高校间教学改革成果交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继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医学统计学课程虚拟教研室于2023年4月27日举行虚拟教研室研究生教学研讨会,共同探讨研究生“医学统计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24所参与虚拟教研室建设高校的牵头人、骨干教师以及教学秘书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山大学医学统计学系陈雯教授主持。

会议首先由虚拟教研室负责人郝元涛教授从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背景和建设内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完整回顾了医学统计学课程虚拟教研室成立以来所开展的各项工作,然后就目前教研室发展现状以及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向与会专家进行说明。
第二部分为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空军军医大学尚磊教授、四川大学赵星教授、中山大学顾菁教授、北京大学郝元涛教授和南京医科大学赵杨教授就本校研究生“医学统计学”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经验进行分享,并提出了在研究生教学中的挑战和建议。尚磊教授谈到了如何开设更灵活的选修课,满足学生需求、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开设研究生“统计门诊”等;赵星教授分享了面向全体医学生的统计学通识课和面向卫生统计学研究生的方法学课程体系的建设经验;顾菁教授介绍了针对不同层次研究生的需求分类开设课程、结合线上资源进行混合式教学以及在医学背景研究生中如何开展数理基础课教学;郝元涛教授主要针对多部门、多教师开设课程的教学特色分享模块化设计、分层次教学、紧密结合应用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等经验;赵杨教授介绍了统计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和课程建设的特色,例如让研究生在其培养过程中参加本学科本科生的教学实践,锻炼其教学和实验能力;软件操作类课程以线上课程的自学为主等。

第三部分为讨论和交流,会议邀请了复旦大学秦国友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陈征教授、海军军医大学吴骋教授、新疆医科大学曹明芹教授、贵州医科大学刘海燕副教授、青海大学刘燕副教授、山西医科大学余红梅教授和内蒙古医科大学王学梅教授简要分享各自学校研究生“医学统计学”及相关课程教学的经验并围绕前面5位老师的报告,从综合性大学医科类研究生、生物统计专业研究生、传统军医大学研究生、西部高校研究生和传统医科大学研究生的开课特色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点评。与会教师也针对目前研究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开展了热烈讨论,提出课程改革和优化的思路和措施。
最后由虚拟教研室负责人郝元涛教授做总结发言:1.各高校研究生医学统计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各有特点和优势,未来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也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和挑战,而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一个很好的途径就是利用虚拟教研室平台,打破传统行政、学科和区域的壁垒谋求更好地沟通交流,共同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助力;2.希望各参与单位对虚拟教研室的工作安排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共同促进虚拟教研活动的开展,推进教研室建设;医学统计学课程虚拟教研室从成立至今,不断发展壮大,但其作为一种新的教研模式和教育组织形态,需要大家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及综合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在实践中不断提炼总结经验,化“虚”为实,确保虚拟教研强师资、促教学、育人才的初衷落地落实,实现医学统计学课程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撰稿:曾芳芳
配图:朱淑明
初审:王庆、顾菁、陈雯
审核:王燕芳
审定发布:范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