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 我院喜获中山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近日,学校公布了中山大学关于表彰第十一届校级本科教育教学奖(中大教务〔2023〕103号)的通知,本次评选中,我院共获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其中由卫生管理学教研室胡汝为副教授等4人完成的《“医防管”复合型人才全链条培养探索——基于交叉学科<卫生法学>的“科教研用”教学实践》获二等奖。

成果介绍
“学科融合-教学相长-教研结合-人才使用”全链条培养模式
本成果建立了“‘医防管’复合型人才培养全链条逻辑框架”,探索出一条“新医科”复合型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对医学专业学生教学目标进行了符合时代要求的重新定位,培养具备学者 (Scholar),执业者 (Practitioner)和专家(Professional)的多重素养的医学生,为国家的卫生法治体系改革储备深度多元的科学专业力量。
《卫生法学》是2007年由我院开设的面向临床八年制学生和五年制的医学本科专业和预防医学(卫生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课程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教学团队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于卫生法教学,吸收我国卫生健康治理的新思想、新理念、新经验,实现本科生教育和人才培养在科学逻辑、政治逻辑与日常行为逻辑的统一,革新对医学生教育本质的认识,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应用效果
从2009年开始,“医防管”人才培养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进行实践推广,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1、培育模式经过15年坚持探索,形塑学生价值观,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 “健康为公、融学创联、科管立制、法达治平”的教学宗旨和教研品牌。教学团队获得多项省、校级校教改项目,并通过不同改革的内容对教学模式进行持续应用和评估。学校对多元化的《卫生法学》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模拟法庭翻转课堂获校级督导满分评价并推荐为全校观摩课,产生了重要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根据新时代教学需求的发展,将线下授课与雨课堂线上教学资源协同融合,建立教、学、考、评一体化决策系统,每一部分都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形成课堂内外联动、虚实空间融合、满足“学生作业问题提出-教师解答-学生修改-作业提交/汇报-教师线上批改/评价反馈-学生查看评价”的全链条教学活动平台,追踪学生学习轨迹,评价学习效果。



2、在学科建设方面,该教学成果是法学与自然科学学科交叉的典型案例,通过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学,形成“医学+管理学+法学”的长效衔接发展机制,从学科建设的需求设计教学团队的教学任务,并获评首批广东省一流本科线下课程。面向医学科技前沿,坚持探索中国特色“新医科”教育新路径,围绕重大疾病病理机制、疾病间病理关联性及早期诊断策略的政策和法律保障、如何利用数据和信息技术并形成全球卫生法的规制模式来帮助控制和缓解全球大流行病、需要政府规制哪些合作机构推动远程人工智能诊断专家系统变革传统医疗诊断系统等需要管理和法律理论和制度保障发展重大问题,讲授和启发学生明确健康领域利益相关者权力与权利,共同推动形成卫生法学自主知识体系。

3、在教学相长方面,探索“前台-中台-后台”的可视化教学设计思路,课堂讲授突出理论与判例分析结合,创新翻转课堂的演绎方式。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将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引进“模拟法庭”“辩论大赛”“典型判例研读”以及“现场观摩”等多种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强化师生和生生互动。课程负责人作为央视《今日说法》卫生法案例点评嘉宾,以及开学第一课主讲人,结合科研工作录制不同教学素材,促进多学科教学育人资源共享和教研反哺,使教学资源做到合理“三间分布”——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一个同学都可以通过“掌上学习”的方式获得与时俱进的卫生法学知识,促进知识生成,教学效果显著。




4、在教研结合方面,让学生深刻体会真实世界中科学问题的产生、发现与解决,降低理论学习带来的审美疲劳和枯燥感,引起学生共情,激发学生对法学逻辑的推理思维,对研究方法在现实世界的应用中的困难和拟解决的方法有更明确的认识。在理论研究上,使学生既对卫生法学具有系统的把握,又能与自身研究课题结合提升研究设计的质量,鼓励学生在高质量期刊上发表文章;在案例研究上,使用发现教学法,提供给定的案例情境让学生独立探究,使学生在浩瀚复杂的卫生法体系中梳理最关键的知识点和核心要义;在智库研究上,尊重学生选择,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重大需求开展卫生立法研究,提供不同研究方法和场域,对学生的培养进行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完善补强提供可行方案。




5、在人才使用方面,锻炼学生对国家重点政策的政治方向、大政方针的把握,加强学生本身的学术专业思考和对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的需求的把握,把课程思政融入卫生政策与立法学结合的研究思维训练,并在本科-研究生-就业全链条实现成功案例,获得广东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等奖。健康目标与愿景的实现,离不开科学而富有远见的专业人才及其充足的储备。教学团队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传、帮、带,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用人单位反映业务对口且能力优秀,充分体现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全链条的培养逻辑,是“医防管”科教研用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的典型范例。

《卫生法学》教学团队多年来以“科-教-研-用”全链条培养机制形成高质量卫生法学自主教学体系,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彰显中山大学“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人才培养理念。
撰稿:胡汝为
初审:简玲玲、陈雯(统计)
审核:王燕芳
审定发布:范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