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永霞

[职称]
主任医师
 
[学位/学历]
博士
 
[学术简历]
2004.9~2006.6,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博士后;
2005.7~2006.12,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卫生检疫中心实验室;
2006.9~2006.10,香港卫生署培训;
2007.1~至今,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卫生检疫实验室;

[研究方向]
输入性传染病的新型检测技术研究
 
[主要承担与参加的课题]
1. 2004-2006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SARS病毒的噬菌体核酸疫苗的制备”,第一完成人。
2. 2004-2006年,广州市花都区科技计划“SARS病毒的噬菌体DNA疫苗的制备”,第一完成人。
3. 2007-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口岸检疫中黄热病病毒分子生物学快速检验技术的建立”,第一完成人。
4. 2007-2010年,广东局科技计划项目“国境口岸疟疾的快速分子生物学检测”,第一完成人。
5. 2011-2013年,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输入性蚊媒传染病和出血热烈性传染病病原体的筛查监测技术研究和应用”,第一完成人。
6. 2012-2014年,广东局科技计划项目“重要输入性蚊媒传染病病原体的基因溯源研究”,第一完成人。
7. 2015-2018年,广东省社会公益科技计划专项“埃博拉病毒高通量核酸和抗原抗体快速检测技术及试剂盒研发”,第一完成人,正在进行。
8. 2005-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蚊类DNA快速鉴定方法研究”,第二完成人。
9. 2006-2008年,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跨境传播重要危害民众健康因子检测识别技术研究”子课题,第二完成人。
10. 2007-2011年,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境口岸应对生物恐怖快速检测、控制与处理体系的研究”子课题,第二完成人。
11. 2008-2011年,国家质检总局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国外重大烈性传染病检测技术和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第二完成人。
12. 2012-2014年,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疟疾多种实时快速检测方法建立和国境口岸疟疾的防控研究”,第二完成人。
13. 2012-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PKR在登革病毒诱导干扰素合成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与分子机制”,第三完成人。
14. 2012-2015年,科技部“十二五传染病专项”“四级危害病原检测技术及实验室安全评价指标”子课题,第二完成人。
15. 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出入境口岸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监测规程》(SN/T 2075-2008),第1完成人。
16. 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国境口岸产气荚膜梭菌毒素检测方法》(SN/T 2709-2010),第2完成人。
17. 检验检疫完成行业标准《国境口岸蜱传新疆出血热病毒快速检测方法》(SN/T 2948-2011),第1完成人。
18. 检验检疫完成行业标准《黄热病毒RT-PCR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SN/T 3557-2013),第1完成人。
19. 检验检疫完成行业标准《马尔堡病毒RT-PCR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SN/T 3558-2013),第2完成人。
20. 检验检疫完成行业标准《裂谷热病毒RT-PCR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SN/T 3559-2013),第3完成人。
21. 检验检疫完成行业标准《国境口岸埃博拉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SN/T 1439-2013),第3完成人。
22. 检验检疫完成行业标准《国境口岸拉沙热病毒的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SN/T 4163-2015),第1完成人。
23. 检验检疫完成行业标准《国境口岸疟疾的检测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2012B454),第1完成人,待发布。 

[发表的论文]
1.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the binary toxin gene from Bacillus sphaericus IAB872 in a crystal-minus 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 israelensis. Current Microbiology, 2001, 43(1):21-25
2. Toxicity of Bacillus sphaericus LP1-G against susceptible and resistant Culex quinquefasciatus and the cloning of the mosquitocidal toxin gene. Current Microbiology, 2003, 47(3):226-230
3. Expression of vip1/vip2 genes in Escherichia coli and Bacillus thuringiensi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ir signal peptides. 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 2004, 97(4):757-765
4. Cloning of vip1/vip2 genes and expression of Vip1Ca/Vip2Ac proteins in Bacillus thuringiensis [J]. World J Microbiol Biotechnol, 2007, 23:501-507
5.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cry2A芽孢期启动子和分子伴侣ORF1-ORF2对Cry11Aa蛋白表达的影响[J]. 微生物学报, 2008, 48(5):672-676
6. 广东国境口岸五种蚊种核糖体基因第2内转录间隔区分子鉴定方法研究[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8, 31(1):24-28
7. 广东国境口岸不同蚊种COI序列分析和分子鉴定方法[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8, 31(2):103-107。获国家质检总局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
8.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疟原虫混合感染的研究[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8, 31(3):188-191
9. 蚊虫DNA快速鉴定方法研究. 获2009年中国国境卫生检疫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10. 黄热病病毒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9, 19(5):1003-1006
11. 新疆出血热病毒核蛋白NP的原核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研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9, 19(6):118-120
12. 广州白云国境机场口岸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9,12(32),增刊:51-53
13.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实验室检测[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0, 20(4):844-845
14. 实时荧光RT-PCR技术在黄热病快速检测中的应用[J]. 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4):725-717
15. 疟疾的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 21(3):625-627
16. 巢式PCR法在疟疾检测及虫种鉴别中的应用[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1, 29(4):263-266
17. 1例国内罕见的输入性卵形疟的实验室检测[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1, 27(10):914-917
18. 广东口岸首例输入性卵形疟病例的诊断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4, 32(2):156-158
19. 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M、NP、PB1基因进化特征[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5, 19(5):488-491 

[专利]
1. 国家发明专利,ZL 2008 1 0220299.6 ,一种检测黄热病病毒的荧光定量RT-PCR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第一专利人。
2. 国家发明专利,ZL 2011 1 0105572.2,一种疟疾通用型及其分型的巢式PCR检测及荧光PCR检测试剂盒,第一专利人。
3. 国家发明专利,ZL 2011 1 0416348.5,一种检测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拉沙热病毒和裂谷热病毒的多重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及其引物,第二专利人。
4. 国家发明专利,201410583682.3,用于疟原虫多重荧光分型检测的引物探针组和试剂盒,第一专利人。 

[参编教材与论著]
1. 詹思明,孟传金。埃博拉出血热与口岸疫情控制。中国质检出版社,2015年11月。(副主编)
2. 陈敬贤,周荣,彭涛,等主译。临床病毒学(译著)。科学出版社,2012年5月。(参译)
3. 吕京。 生物安全实验室认可与管理基础知识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2年1月。 (参编)
4. 钟玉清,相大鹏,黄吉城。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及运行范例。中国质检出版社,2011年11月。(副主编)
5. 林苗,吕志平,王宝麟。基孔肯雅热。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年7月。(参编)
6. Amy Smithson. Beijing on Biohazards: Chinese Experts on Bioweapons Nonproliferation Issues. Montere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ugust, 2007. (参编)
 
[获奖情况]
1. “广东国境口岸不同蚊种COI序列分析和分子鉴定方法” 2008年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优秀论文奖”三等奖;
2. “国境卫生检疫中几种烈性传染病集合检测及分型基因芯片研究” 2011年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兴检三等奖;
3. “国境口岸新发和烈性传染病检测技术研发和应用” 2013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4. “跨境传播重要危害民众健康因子检测识别技术研究” 2014年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兴检二等奖;
5. “境外重要输入性传染病检测技术研发和应用及防控措施” 2015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社会兼职]
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
CNAS实验室认可评审员
广东省预防医学会病原微生物与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检疫专业委员会会员
 
[联系方式]
广州市黄埔区港湾路13号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卫生检疫实验室(510700)
电话/传真:020-82270685
email: 93240850@qq.com,syx0817@hotmail.com